林东没再管他们几个,继续说道:“既然都明白的差不多了,那就开始吧,大家凭身份文书、拆迁协议、和衙门出具的选房通知书参加选房,都带齐了吧?”
“带了,带了!”
众人纷纷应声,并着急催促着。
“哎呀,赶紧开始吧!”
“我早就等不及了。”
“嗯,好。”林东不慌不忙的说着。
“那先到入门左手边这三间房登记,要核对确认选房人资格、原房屋面积、签约时间、搬离时间等基本信息。”
选房正式开始,差役们在院里维持着秩序,引导大家分房间登记,有条不紊的排队进行着。
选房顺序号的抽签活动会根据户型不同,分场地、时间进行抽签活动,并且每户仅允许一人参加。
如果有拆迁户未在通知的时间内参加抽签选房,则直接跳过,将他的选房顺序排在本场次末尾,若本场次结束还没到的,则排到下一场次末位。
要是整个选房时间截至,拆迁户还没过来选房,也没明确表示等下一批房的话,则衙门直接指定官吏代替他家从剩余房屋中随机选一个。
选房人在沙盘模型中定下心意的房子后,可由专人带着去看房,若没什么问题当场便能签订选房确认书,之后再去衙门完善手续,办理房契,方便至极。
林东在大堂内转着,强调提醒道:“大家可以放心挑选,但要记住,一旦签下选房确认书后,就不可以更改注意了。”
正站在沙盘前选房的人本就犹豫不定,一听此话更加纠结了。
周边围着的人七嘴八舌讨论着那个房子更好,看着小而精巧的沙盘模型,颇有种指点江山的感觉。
这边选房选的热火朝天,另一边叶如尘和顾青辰正在东市角落的刻印坊内。
陆家书坊被正式命名为“有间书屋”。
两人商量着,报刊若想做大,应该单独分出来,不能和书屋掺杂在一起,毕竟书屋和别的书坊存在竞争关系,而他们以后的报刊还准备卖给各大书坊呢。
于是顾青辰牵头,盘下了有间书屋隔壁的店铺,挂牌成立了“有间报社”。
有间报社也是和陆家书坊合作,只不过顾青辰占大头。
虽然“有间报社”和“有间书屋”相邻,而且从名字就能看出是一伙儿的,但好歹拐了个弯。
报社不卖书,只接稿出报刊,虽然店铺也支持百姓来买报,但主要面对的客户是其他书坊,经各大书坊的手将报纸卖出去。
毕竟他们的目的不是挣钱,而是将民报行业发扬光大。
当然顺便挣个钱最好
刻印坊在城内招了几个人,暂时能够满足报社和书屋的印制需求。
在叶如尘的参与下,有间报社初步定下了一种报纸,一种期刊杂志。
报纸在官府的支持下直接被命名为《陇州民报》,五日一期。
四开的大报纸,划分了数个板块,以经济性、民间性为主,一来及时传播官府思想、通知,二来迎合大众,发些贴近民生的消息。
杂志则命名为《半月读》,顾名思义,半月刊,以书册形式每月发两期。
顾青辰手中拿着一份报纸,已经细细看了两遍。
叶如尘轻笑,“如何?”
“我喜欢,很有特色,极具吸引力!”顾青辰抬头,语气轻快,藏不住的欣喜之情流露于脸庞之上。
这两种形式从未出现过,他可以笃定发出去会有极好的反响。
看着身边静静喝茶的叶如尘,两人相视一笑。
这第一期内容几乎都出自于两人之手,报纸和杂志的版面、栏目、内容类型是叶如尘定
的,以后都按这个框架来,而顾青辰则负责搜集相关消息、文章。
明日腊月初一,刻印坊加班加点的忙活了几天,李福也提前寻了数名卖报童,计划初一正式对外发行《陇州民报》和《半月读》第一期。
整个书坊都处于紧张状态,气氛热烈。
大家忙得不亦乐乎,屋内充斥着浓浓的期待,都在猜测民报和半月读会不会掀起一片热潮。
“这还用问吗?必须的!这东西可前所未有。”
“对呀对呀,我都迫不及待想看第二期了!”
李福兴奋得背着手在屋内直转圈,“哈哈,我已经能预见,咱报社的前途不可限量啊!”
卖报
路上人来人往, 叫卖声不断。
“卖报,卖报!”
只见数名小童身上斜跨着布兜,穿梭在大街小巷, 手中握着一张折成方块的纸张, 嘴里不断卖力吆喝着。
“今日头条, 知州叶大人谈陇州建设与发展!”
“瞧一瞧, 看一看,陇州民报,大燕第一份报纸!二文钱一份!”
“有间报社开业,陇州民报、半月读报刊首日发行, 来一份吧!”
“明园里坊开售日期公布,水泥厂持续招工中, 十条你不知道的冷知识,陇州民报,两文一份。”
小孩儿身上衣衫发旧, 脸上却洋溢着异常兴奋的笑容,这幅热闹景象引来不少路过的百姓。
大家投来好奇地眼神, 虽然不知道陇州民报是个什么东西,但似乎有些意思。
一名机智的报童站在书院门口吆喝,书生们休沐结束正陆续回到书院,听到报童的话语纷纷停下脚步。